早,邊吃早餐邊配文章~
以下三篇文章內文有提及,台灣經過民主化過程,按陳隆志教授所建構的「有效自決說」,台灣就成為一個國家,其實這是不符合國際法法理,台澎不是國際法上的主權國家,國際法上沒有事實獨立這個政治學詞彙,國際法上的主權國家一定是法理獨立。
關於之前提到的中華民國課本說的「《蒙特維多國家權利義務公約》中的國家四要素」,其實應該稱國家四特質(不是中華民國課本說的要素)是對主權國家具有的特質做出來的歸納,並不表示湊足了這四個就是國家。
國家四特質的作用是讓我們判斷哪個政治實體不是國家(缺其中任何一項就不是國家),但無法據以判斷哪個政治實體是國家。
目前台澎現況:
#土地:有,台澎;但把金馬東沙包進來就建不了國。
#人民:有,原日籍台澎住民及其後代;所謂的去殖民化程序是因為台澎曾經是日本殖民地,依法理地位來說行使住民自決權以原日籍台澎住民及其後代的台澎人為主。
在行使自決權時,將中國難民及其後代算進來可能會造成法律上的瑕疵。無論中國難民及其後代是否參與自決建國程序,建國之後,他們都能直接歸化成為國民。可在新建國家的國際法上簡化歸順程序,實務上給中國難民及其後代方便,但法律上要知道人民是具有自由意志可以來選擇國籍,因此要尊重他們的自由意志。
#政府:宣布建國之後才會成立的行政組織;建國前不存在政府,目前 ROC 政權只是治理當局。
#外交能力:宣布建國、成立政府之後才有辦法展現的東西。
推薦閱讀🔗
顏聚享|滿足所有條件,卻不願成為國家的台灣(上)—中華民國「自由地區」?
https://plainlaw.me/2017/10/19/sovereignty/
顏聚享|滿足所有條件,卻不願成為國家的台灣(中)—越頭看「台灣的主張」
https://plainlaw.me/2017/10/20/sovereignty2/
顏聚享|滿足所有條件,卻不願成為國家的台灣(下)—獨立前的臨門一腳
https://plainlaw.me/2017/10/21/sovereignty3/